在帝國殘照中回首「海雲」──明清之際禪門與嶺南之文化記憶

講者︰嚴志雄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
日期︰2021年5月7日(星期五)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3時45分
語言︰廣東話
平台︰Zoom 
回顧:Facebook(按此) Youtube按此) Bilibili(按此
查詢:eocartmuseum@cuhk.edu.hk

講座簡介:
本講以「宗門」、「忠義」、「勝景」、「記憶之場」、「文化身份」等概念思考明清之際嶺南名剎海雲寺及曹洞宗高僧函昰、函可等如何成為歷代嶺南文人的集體記憶、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本講的時間坐標在晚清,特別是第一、二次鴉片戰爭前後。在戰亂動蕩的年代裏,廣東文人頻頻回首、流連於海雲等名剎,更通過歷史記憶的挪用,積極地建構廣東當下的文化身份。古今映照、活水長流,海雲等名剎穿越時間的帷幕,予人以心靈安慰,也予人以創造的契機。

講者簡介:
嚴志雄 (Lawrence Yim),美國耶魯大學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教授、中國古典詩學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臺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合聘教授。專研明清詩文、文學理論、嶺南文學等。著有專書 (2009)、《錢謙益〈病榻消寒雜咏〉論釋》(2012)、《秋柳的世界——王士禛與清初詩壇側議》(2013)、《牧齋初論集——詩文、生命、身後名》(2018)、《錢謙益的「詩史」理論與實踐》(2019);編著有函可《千山詩集》(2008)、《落木菴詩集輯箋》(2020) 等。曾獲臺灣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2014)、科技部「傑出研究獎」(2014) 等多項殊榮。





在帝國殘照中回首「海雲」──明清之際禪門與嶺南之文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