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雪明金玄鈎沉:德能堂藏華夏早期帶鈎」公開講座

日期:2023年9月9日(六)
時間:下午2:00-4:00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L1 (G/F) 
語言:普通話

講座錄影:Facebook | YouTube | Bilibili

主持人:許曉東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

講者及講題:

第一講:德能堂所藏華夏早期帶鈎:精品解讀與策展心路
講者:彭鵬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管理文學士課程助理教授)

講座提要:
曾幾何時,帶鈎常被視為由趙武靈王(公元前 325至前 299 年在位)「胡服騎射」而外傳至華夏。此種觀點,既疏較早史錄,亦為考古所否:據發掘材料,東周(公元前 770至前256 年)金屬帶鈎於華夏之興遠早於武靈王時期。可稱「帶鈎」(belt hook)者,初露端倪於史前長江下游(良渚文化,公元前四千紀中晚至前三千紀晚期),在東周見用於中原服飾,至少現觀之,應首創於今中國境內。然其在新石器時代曇花一現和春秋時代(公元前 770至前476 年)重獲新生之間,帶鈎似從考古記錄中隱匿藏形近兩千年。如何解釋帶鈎如此漫長的「黑暗時代」,及其東周時期的強力 「復興」或「重生」?帶鈎再起後,緣何在華夏迅速流行,廣受青睞,並在戰國(公元前 475 至前 221 年)和秦漢(公元前 221 至220 年)盛極一時?此外,帶鈎背後的生產組織和社會動力如何?華夏文明的區域間互動,以及東亞和內亞間跨文化交流,可否由帶鈎或其類似者(如帶扣,雖二者並非同源)反映?凡此種種,盡引人入勝,本講座另闢蹊徑,以德能堂所藏帶鈎為中心,在金工視角下試觀華夏早期帶鈎的鑄造與裝飾,並針對其中一件猛虎撲襲武士的大型鐵鈎進行深入解讀。在此基礎上,本講座力圖睹細觀宏,廣求格致,對相關考古資料試作闡發。此外,本講座亦會介紹「霜雪明金玄鈎沉:德能堂藏華夏早期帶鈎」的研究與策展過程及背後故事,講述該展如何結合技術(technique)、設計(design)、材料(material)與考古背景(archaeological context),探器研(object study)之新徑,並以研為基導,寓教於研。

講者介紹:
彭鵬,持有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和碩士學位,以及北京大學碩士和學士學位。在加入香港中文大學之前,他曾在佩斯大學(2017年)和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2018-2019年)任教。彭教授的研究集中於古代東亞的藝術、考古、視覺和物質文化。他的第一本著作“Metalworking in Bronze Age China: The Lost-Wax Process”(Amherst, New York: Cambria Press, 2020)在學術界廣受好評。他目前正在撰寫第二本關於中國早期冶金學起源的書(正在撰寫手稿,已與阿姆斯特丹大學出版社簽約),同時進行數項其他研究項目。

第二講:東周帶鈎研究幾題:類型、地域特徵與功用
講者:劉澤嵐先生(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博士候選人)

講座提要:
帶鈎作為華夏文物的品類之一,背後自然蘊含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然而,作為輔助束腰的服飾器,此物通常尺寸小、無銘文,在考古學及藝術史研究中未獲足夠重視。講者作為文物館展覽「霜雪明金玄鈎沉:德能堂藏華夏早期帶鈎」的聯合策展人,有感於東周帶鈎在類型區分、地域特徵及實際功用等議題上仍具闡發空間。在回顧前賢研究的基礎上,講者將透過這些議題分享東周帶鈎的研究心得,以冀作引玉之磚。

講者介紹:
劉澤嵐先生是中大藝術系博士候選人,專研方向為中古佛教藝術,亦在中國藝術史及考古學的其他論題上有所涉獵。作為「霜雪明金玄鈎沉:德能堂藏早期華夏帶鈎」展覽的研究人員,劉先生對東周帶鈎的類型、區域特色及用途等方面產生了濃厚興趣。





「霜雪明金玄鈎沉:德能堂藏華夏早期帶鈎」公開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