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時代.鎏金歲月

講者:姚智輝教授(鄭州大學歷史學院)
日期:2019年10月11日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鄭州大學歷史學院姚智輝教授是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工學博士,研究方向為科技考古,側重金屬表面工藝的研究。姚教授於二○一九年十月十一日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以「青銅時代.鎏金歲月」為題,通過青銅器上的鎏金及錯金工藝,探討中國古代青銅器的表面裝飾技術。
  鎏金及錯金是中國古代青銅器非常重要的裝飾工藝。我國發現最早的黃金製品是甘肅玉門夏代古墓出土的金耳環,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春秋戰國時期,工匠對黃金屬性的認識更加充分,黃金製品種類更加豐富,金器製作工藝與造型藝術達到了新的高度,出現貼金、包金、鎏金、錯金等多種工藝技法。  鎏金也稱為火鍍金或汞鍍金,是將金和水銀(汞)合成金汞齊,塗在銅或銀器表面,然後加熱使水銀蒸發,金就附在器物表面。鎏金最早出現的年代仍需進一步研究,甘肅寧縣西周晚期遺址曾發現一把鎏金戈。到漢代,鎏金技術已發展到很高水準,出土鎏金器物地域分布廣、數量多,且不再局限小件器物。明清時期鎏金技術更應用在大型佛像及建築構件上。  錯金又稱金錯,是利用黃金良好的延展性和鮮明的色澤,在金屬器物表面形成文字或紋飾圖案的工藝。錯金工藝的出現及發展與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發展、鐵及鋼質工具的廣泛使用有密切關係。現時資料顯示錯金的出現與鑲嵌工藝有關,且早於鎏金。戰國至秦漢錯金銀工藝最發達,錯金銀青銅器出土最多。鎏金工藝至漢代成熟,並廣泛運用在大件銅器上;錯金器物則普遍偏小件。魏晉後錯金較少見,而鎏金卻仍活躍。
  姚教授詳細解說鎏金及錯金的方法及如何分辨兩種工藝,通過對不同時代考古發掘出土和博物館收藏的典型青銅器的梳理,來認識鎏金、錯金的發展與演變特點,同時對鎏金、錯金從工藝角度進行論述和辨析。會後聽眾仍樂此不疲,圍繞姚智輝教授進行熱烈交流及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