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汲古——中國璽印 講座系列 

中國璽印歷史目前可追溯至商,至今仍使用。其主要功能是信物:官方內部行政運作、官民間契約、民間組織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約定都有用到璽印。璽印的字體、形制不斷演變,後來更超越了實用的範疇,衍生出篆刻這一門具有東方特色的藝術門類,成為文人雅士的一種哲學和藝術。 

自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成立以來,北山堂惠贈超過1,800方中國璽印,藏品年代穿越秦代到現代。研究及策展團隊對這些文物進行深入考據及記錄,務求探索中國璽印的精髓,觀照社會制度沿革、經濟盛衰、文化變遷以及審美風尚嬗變。研究成果展出於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璽印」展覽。  

這個講座系列邀請了五位國際學者,從古璽到篆刻,帶領觀衆了解中國璽印在歷史、藝術及文字等方面的發展與演變。 

 

第一講:2024年10月15日 
田煒教授 |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及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名譽研究員
《展覽背後:「北山汲古——中國璽印」研究舉隅》
講座錄影:YouTube | Bilibili  

第二講:2024年10月22日 
孫慰祖教授 |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漢唐璽印的周邊流播與東亞印系》
講座錄影:YouTube | Bilibili  

第三講:2024年11月8日 
唐錦騰教授 |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客席副教授 
《古璽賞析與創作漫談》
講座錄影:YouTube | Bilibili  

第四講:2024年12月11日 
蕭春源先生 | 珍秦齋主人 
《海外收藏中國古璽印概述》
講座錄影:YouTube | Bilibili  

第五講:2025年1月10日 
吳振武教授 | 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 
《古印的價值與趣味》
講座錄影:YouTube | Bilibili  

完整播放清單:YouTube | Bilibili

時間:下午1時至2時30分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西翼1樓藝術體驗空間
語言:粵語或普通話





「北山汲古——中國璽印」講座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