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期:2025年4月1日(二)
時間:14:00 - 16:00
講者:蔣方亭博士(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及尹翠琪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副教授)
主持:鄧民亮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副館長)
語言:普通話
現場參與: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西翼1樓藝術體驗空間(按此報名,名額有限,成功報名人士將收到電郵確認)
網上參與:Zoom(按此報名,成功報名人士將收到電郵確認及網上直播連結)
蔣方亭博士(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 | 透過「浮世清音」展看晚明的人文藝術
講者簡介:蔣方亭博士先後於中央美術學院、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取得文學學士、文學碩士、哲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書畫史。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博士後研究員,目前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副研究員。為「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藝術與文化」的展覽策劃與圖錄主編之一,另策劃有「國之瑰寶——故宮博物院藏晉唐宋元書畫」、「故事新說——故宮博物院藏明代人物畫名品」等展覽。曾於香港中文大學教授藝術史研究生課程,並曾受邀至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樹仁大學等地發表演講。
講座摘要:
本講座嘗試討論的範圍,大體對應「浮世清音」展的第二、三單元,即以「人」為主導的人文藝術。其中,展覽的第二單元以活躍於明代萬曆前後的思想家、劇作家、商賈、出版家以及天啟崇禎間的閨秀、名妓、士子等代表性人物為線索,展示晚明的人文思想和社會背景;第三單元則為晚明藝術新風的綜合呈現,以書畫為主導、版畫為輔助,旁涉篆刻、拓本、音樂以及文人書齋等內容。由實物結合文獻來看,晚明的人文藝術呈現出方方面面的「矛盾」與「交融」,它們有如歷史的鏡像,在花團錦簇的嘉萬年間醞釀發展,一直延續至曲盡冰消的清代初年。
尹翠琪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副教授) | 繁華遍地:晚明江南中層市民的物質生活與身分建構
講者簡介:尹翠琪,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副教授、研究院藝術學部主任。尹教授的研究集中於明代物質文化、道教藝術、明清陶瓷史。曾主持多個研究項目,例如「清代廣東琺瑯硏究」、「明代藩王的瓷器生產與消費文化」、「明朝皇室與世界:15世紀至17世紀初龍紋瓷器之生產、流通與消費」等。2017年至2021年間,主持策劃北山堂贊助之研究項目「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藝術與文化」,並與蔣方亭合編同名一套三冊圖錄。
講座摘要:
十六世紀中晚期,隨著實施近二百年的海禁結束,來華貿易的商船帶來大量財富和資源,沿海城市工商業空前暢旺。受惠於此,江南城市居民生活殷富。不同於世襲政治、軍力和財富的藩王勳貴,這個新冒起並不斷擴大的社會中層群體,包括工匠、富農、商人、名門閨秀等,特別關注如何通過生活中的日用器物和奢侈品,去確立自身的文化身份和社會地位。本講座將以上海朱守城家族墓、諸純臣夫婦墓等幾個晚明江南墓葬的墓主及其出土文物為例,探討紫檀、黃花梨等硬木文房、竹刻、金銀等不同材質的器物,尤其是懷袖雅物──摺扇,如何成為晚明江南市民建構其生前和死後的身分象徵。
「浮世清音——晚明江南藝術與文化」學術對談講座系列 #1